痰饮的概念,最早由张仲景提出,并将其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根据《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正常的水液代谢离不开肺的宣肃、脾的运化和肾的温化,其中脾的运化功能尤为重要。脾阳虚衰,阳虚不化,阴凝成痰即是痰饮形成的主要原因。病机特点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饮为阴邪,不仅易伤阳气,还会阻遏阳气,而其消除又有赖于阳气能宣、能运、能化。
此根据《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温阳消饮法便成为治疗本病最常用的方法。由于脾的运化在饮病的形成、发展与消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治疗脾胃阳虚、饮停心下的方药则为痰饮治本之代表方。胸腔积液是由多种病理原因加速胸膜腔内液体产生或减少其吸收而形成。可由胸膜原发,也可因其他原因继发。无论何种因素引起的胸腔积液,其共同表现都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而《金匮要略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因此,悬饮的概念即是水饮停于两胁,其表现为胸胁胀满、咳唾引痛、喘咳息促者。这与胸腔积液的共同表现极其吻合。因此临床医家多将胸腔积液作为悬饮进行辨治,并多用温阳消饮法来治疗,疗效肯定。又由于用温药和之的涵义还包括用药不可专于温补,不可过于刚燥,还应根据病情需要兼用他法,以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