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全校结核病防治意识,保障全校师生身体健康,提高公众的结核病知晓率,减少结核病的传播、控制疫情。在第二十六个"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校团委公益实践中心参与了年杨浦区大学校园结核防治知识主题宣传活动。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历史上对人类的危害触目惊心。解放前,民间称结核病为痨病,并且有“十痨九死”的说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核病在全球“死灰复燃”,许多国家包括结核病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疫情下降缓慢或严重反弹的局面,发病率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结核病再次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万例,其中传染性结核病患者万例,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患者约万人。面对全球结核病疫情日趋严重的局面,世界卫生组织将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三种传染病之一,并于年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强调遏制结核病的流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正常人接触肺结核病人后,若吸入肺结核病人呼出的带结核菌的飞沫,有可能感染疾病。此病曾肆虐全球,被视为“白色瘟疫”。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多为长期午后潮热,即下午或傍晚开始升高,翌晨降至正常。部分病人有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育龄期女性病人可以有月经不调。临床上结核病可分为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他肺外结核、菌阴肺结核,其中继发型肺结核又分为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性肺炎、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主要病因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可引起肺结核,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为痰中带菌的肺结核患者。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排到空气中而传播。
免疫功能低下、滥用药物和酒精等因素,可增加罹患肺结核的风险。
诱发因素
免疫系统较弱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艾滋病感染、化疗和糖尿病患者,接触了结核分枝杆菌,容易导致结核病发病、进展及恶化。
年龄老年人、婴儿患肺结核风险增加。
居住环境居住在拥挤的地方,如贫民窟、监狱、*营等,卫生条件较差。
职业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或医疗保健提供者,均为肺结核高风险人群。
其他自身因素如营养状况不佳、滥用药物和酒精、慢性肺疾病、吸烟、使用某些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如激素和英夫利昔单抗等可能诱发结核。
就医
肺结核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疾病、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要及时治疗。在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需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以促进疾病的恢复。特别是为满足结核病灶修复的需要,必须补充营养。同时为避免影响治疗,需忌食辛辣、温热食物等。
预防新冠肺炎
1、人们在平时出现咳嗽或是打喷嚏的状况时,建议使用纸巾或是曲肘遮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以防止造成飞沫传播,打完喷嚏后要禁止用手揉眼睛或是接触黏膜等部位。
2、在新冠性肺炎爆发期,人们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去医院就医或是乘坐交通工具时,应当注意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是N95口罩,做好个人防护,降低感染别人和被传染的机率。
3、预防新冠性肺炎的感染,人们要注意每天开窗通风20到30分钟,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到一些封闭空间、空气流通不畅的公众场所或是人员聚集的地方,比方说车站、超市、购物中心等等。
4、保持双手卫生,比方说在咳嗽、饭前便后或是接触了动物的排泄物后,一定要用流动的水正确洗手,或者是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清洗双手。
5、在日常饮食方面,也应当做好新冠性肺炎的预防,比方说注意饮食卫生与饮食安全,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做饭时要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类和蛋类等等的饮食。
6、在家庭当中或是在外出时,尽量避免接触宠物或是野生动物。
此次肺结核宣传活动有效提高了我校师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增强师生结核病的防病意识和知识水平。
看完了肺结核与新冠肺炎的相关小知识
你对它真的有所了解了吗?
快来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