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饮、痰、湿乃四大阴邪,随其潜伏之处不同,见症亦千变万化。若为其症状所惑,则万象纷纭,难以尽识;若识其根本,则能执简驭繁,知常达变。
水饮症,其辨证要点在舌。凡舌体异常胖大,或舌苔水滑欲滴者,必有水饮!遇此舌象,不论其症状如何,即当利水;水饮去则症状减。若妄加辨症,反舍近求远!
水、饮、痰、湿有何区别?答:水饮痰湿,同出一源,但其形态及特性却有所不同。湿者,潮湿之气也,乃无形之邪。水、饮、痰乃有形之邪也!水与饮最为相近,常并称为水饮。痰与湿差异较大,多另当别论。
湿者,散之如雾,聚之成痰。积水为饮,饮凝为痰。水清、饮稀、痰稠。
水饮痰湿的形成,论及形态差异,可概括为:“从无形到有形、从弥漫到聚集、从清稀到浓稠”。
水邪致病,可分为三类:水饮、水臌、水肿。
水饮证的主症就是舌象。只要舌胖大苔水滑,不任是何病名,都按水饮论治。
--------------------------------------------------------------------------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
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痰饮:脾主湿,肺主津;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脾肺不运,水湿流注胃肠,聚为痰饮。
悬饮:水停胁下,咳则牵引胸胁作痛,或兼发热,此乃悬饮。即今之所谓“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水”之类。
溢饮:水气行于四肢,手足浮肿无力,谓之溢饮。
支饮:水饮停于胸膈、胃脘,如物支撑,以至心下坚满,咳逆不顺,谓之支饮。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丸主之。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泽泻汤主之。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汤主之。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者,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二、水饮证方剂及运用
1、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苓桂姜甘汤
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组成。水饮所生,多因脾虚不运,阳虚阴凝。方中用茯苓利水,是治其标;配合白术、甘草补脾,以绝水之源,乃治其本。桂枝温心阳,振胸阳,散寒凝,降逆气,用之可收以阳消阴,制水上泛之功。水停中焦,最易犯上,此乃心属火,水克火之故也!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可补心阳。桂枝在温阳之际,尚有降逆之功,故能实其上以制其下也。
苓桂枣甘汤由“茯苓、桂枝、大枣、甘草”四味药组成。《伤寒论》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
汗为心之液,发汗过多,心阳随汗液外泄而受损,上虚不能制下,以致水气蠢蠢欲动,欲作奔豚。欲作者,将作而未作也;虽脐下悸动不安,但尚未见逆气上冲也。此证因汗多伤阳所致,故重在补心阳生津液,水当利但不宜太过也。大枣补脾而能生津,其性甘缓,以其配茯苓而用之,可利水而不伤津液也。
苓桂姜甘汤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四味药组成。《伤寒伤》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水停中焦,阳气受阻,不达于四肢而手足厥冷,此病因在于水饮而非寒凝也。若不散其水饮而治肢体厥冷,治为不当。若水饮下注胃肠则生腹泻。此证水饮较甚,用生姜散水气。
鉴别使用:白术、大枣皆能补脾。苓桂术甘汤用白术意在运脾利水,苓桂枣甘汤用大枣意在保津利水。苓桂姜甘汤重用生姜,意不在补,而在散。生姜辛烈,发散水气之力犹强。苓桂术甘汤重在治脾,苓桂姜甘汤重在治胃。此三方,看似雷同,但一味药之差别,其所治之病机并不同,经方组方之严谨精妙,令人叹服!
2、半夏麻*丸·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麻*丸:由半夏、麻*各等份所组成,主治水饮内停,上凌于心,以致心下悸动之症。肺主通调水道,故用麻*宣肺以行水,半夏和胃消痞而降逆,二药合用,一宣一降,共凑行气散饮之效。但麻*过用,恐发越津气,故本方以丸剂小量,缓缓图之。
小半夏汤:由半夏、生姜二味药组成。主治水饮停聚胃脘,上逆作呕之症。半夏消痞散结,降逆止呕;生姜散发水气,擅长止吐。半夏生姜合用,可消痰涎水饮,治心下逆满之症,且止吐之力甚强,乃止吐之祖方。
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半夏汤重在降逆止呕,此方则重在利水。
3、枳术汤·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
枳术汤:由枳实、白术二味药组成。枳实消胀下气,白术运脾燥湿。主治脾胃虚弱,中焦不运,水饮内结,积于心下,以至胃脘膨胀坚实,甚则包块起伏,聂聂悸动之症。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阳虚阴凝,水气结于心下,以致心下坚满,腹大如鼓,或兼肢冷便溏之症。经云:“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此方温阳散气,不利水而水自消。
4、木防已汤:水饮停于胸膈,逆于心则心下坚满,逆于肺则咳喘倚息,泛于上则面目虚浮、面色黧黑。方用桂枝通阳散结,防已化水行饮。然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吐下之后,定无完气。故又用石膏以清郁热,人参以扶正气。
5、停苈大枣泻肺汤:肺主津,主通调水道。若肺气失宣,津水不布,则聚而生饮,可致胸满、咳嗽,喘不得卧之症。方用停苈子泻肺平喘,大枣缓急保津,药只二味,却攻补兼施。
6、十枣汤:水饮顽痰伏于体内隐僻之处,或积蓄日久,根深蒂固,非寻常之药所能攻克。十枣汤由大戟、芫花、甘遂组成,皆搜刮痰涎之峻猛之品,能涤荡五脏六腑。唯药力太猛,故以大枣煎汤送服,意在缓其药力,保存津液,务求祛邪而不伤正。
7、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伤寒论》云“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此症初粗看,似为表证,实则为水饮内停,太阳经气被阻,不能敷布肌表之故。利其水,太阳经气畅达于外则诸症自解。此证有四大症候:“颈强、发热、心下满痛,小便不利”,犹以“小便不利”为辨证关键。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此四大症候并非同时出现;当某些症状单独表现突出时,人常不识,故分别表述之:
发热,舌苔水滑,心下微满,小便不利,此水饮内停、阳气外郁之故,当利其水,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愈。(陈慎吾医案)
颈强,舌苔水滑,心下微满,小便不利,此水饮内停、阳气受遏之故,当利其水,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愈。
胃脘隐隐胀痛(此即“心下满微痛”是也),舌苔水滑,小便不利,此水饮内停之证,当利其水,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愈。
恶寒特甚,虽重裘棉加身,仍不解。且头痛项强,骨节酸楚,痰稀如水,脘闷纳呆,舌苔白润,根部较厚,脉浮而紧。迭进解表发汗之剂,始终不得汗解,反觉头痛恶寒等症加剧。此水饮内停,太阳经气被阻,不能敷布肌表之故。虽有表证,而以里证为主,里气不通,表亦难和。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愈。(李亚光医案)
注:水饮内停,太阳经气被阻,不能归腑,郁于表则发热;不能外达,失于温煦则恶寒、颈强。
8、五苓散:《伤寒论》71条“太阳病,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脉浮而微热乃太阳经证;小便不利、渴而能饮乃水停膀胱之腑证。此证为太阳经·膀胱腑表里同时为病,用五苓散发汗兼利水,可表里双解。按《伤寒论》原意,五苓散证乃太阳经表邪不解,引起内腑气化不利以致水停膀胱之证,又称之为蓄水证。但在临床实践中,蓄水证往往已不兼表症。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太阳经气化不利,水不化津,则口渴;水气内蓄则少腹胀满、小便不利,故五苓散证的主要证候为:1、小便不利,2、少腹胀满,3、口渴欲饮。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乃水饮内停以致太阳经气不利;五苓散证乃太阳经气不利以致水饮内停。二者病机正好相反。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其证“心下满微痛”,显示水停中焦为主,专于利水。五苓散证乃水蓄膀胱、水停下焦之证,通阳并利水。
水停中焦,胃脘多水,故不渴、恶饮;若饮水多,必心下悸,或心下满微痛,且往往小便通利。水停下焦,气化不利,津液不布,故口渴、欲饮,少腹急结,必小便不利。因此,是否口渴与是否小便不利,乃分辨水停中焦与水停下焦的关健。在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中,有“烦渴”一词,犹当重视。烦渴是异常口渴的意思,意味着五苓散证候群中,口渴一症比较明显。
9、猪苓汤:肾主水,阴虚水泛,猪苓汤主之。
咳嗽,咽干,面浮肢肿,小便不利,此肺肾阴虚,水气内滞,与猪苓汤。
失眠,心烦,小便不利,舌红苔滑,脉细濡,此肾阴不济,心火上浮,水气内滞之证,与猪苓汤。
腰酸,耳鸣,水肿,小便不利,舌红苔滑,此阴虚水泛,猪苓汤主之。
腹泻,口渴欲饮,小便不利,舌红苔*,脉沉细,此阴虚水泛,与猪苓汤。
阴虚水泛之证,人多难识,误治者甚多。此证以舌红苔滑、小便不利为主症,常兼口渴咽干、心烦失眠、腰酸耳鸣,手足心热,两颧潮红,面浮身肿等症。在治疗上,滋阴多助湿,利水恐伤阴,单用一法,常顾此失彼,需“滋阴·利水”并用。
10、真武汤:肾主水,阳虚水泛,真武汤主之。
《伤寒论》云:“太阳病,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此证汗出伤阳,虚阳浮越则发热仍见面,阳虚水泛,水气凌心则悸,水气上蔽则眩,水气浸淫经脉则肢体颤动,摇摇欲倒。
真武汤与五苓散的鉴别使用:此二方皆能温阳利水。五苓散治在膀胱不利,脉偏浮,以腹满、小便不利为主要症状;真武汤治在肾阳不足,脉偏沉,以形寒畏冷为主要症状。五苓散重在通阳利水,真武汤重在温阳化气。
11、泽泻汤:凡实物浸入水中,日久必定膨胀。此证以舌体异常胖大,齿痕明显为主证。遇此舌象,必有水饮久伏,可不计症状如何,直用泽泻汤以消其水。
12、《经方解读·已椒苈*汤》
组成:防已川椒目停苈子大*
主治:留饮,肠间水气
功效:前后分消,导浊排饮,使肠间水饮从二便出。
要点:大便秘结,小便短涩,腹满,口渴,或兼肠鸣漉漉,或间面目浮肿。
病机:水饮壅滞肠间则腹满胀大,肠鸣漉漉;津凝不化,上则口舌干燥而不欲饮,下则大便秘结。三焦气化决渎不利则小便短少。水气久不下行而上泛则面目浮肿。此方以防已、川椒目行水气。因肺为水之上源,与大肠相表里,故用停苈子泻肺顺肠,大*排浊。诸药合用,使水饮从二便分消,属“下”法。咳喘,臌胀者,常兼此证。
13、《经方解读·甘遂半夏汤》
组成:甘遂半夏白芍甘草蜂蜜
主治:痰饮结留肠间。
功效:搜肠刮肚,峻逐顽痰痼饮。
要点:心下坚满撑胀,时欲腹泻。泻后暂安,稍后心下坚满撑胀依然如故。
病机:肠道重叠曲折,乃藏污纳垢之所。水饮久居,粘滞肠道,如青苔附井。顽痰痼饮蓄于胃则心下坚满,胃脘胀痛。蓄于肠者,因水性趋下,故时时欲泻。腹泻后,痰饮去而未尽,而后复聚之,故泻后症状稍减,稍后依然如故。甘遂乃攻逐水饮峻猛之品,能涤荡脏腑。尽扫污浊。半夏化痰散痞,芍药、甘草、蜂蜜缓急养阴,使邪去而正气不伤。
已椒苈*汤主治痰饮在肠,多二便不利;甘遂半夏汤主治痰饮蓄积,由肠泛胃,以下凌上,故心下坚满,且时时下利。
14、《经方解读·大*甘遂汤》
组成:大*甘遂阿胶
主治:水与血互结于血室(胞宫)。
功效:破瘀、逐水、扶正。
要点:妇人产后腹膨胀,小便稍感不利,口不渴。
病机:妇人产后腹胀满,有蓄水、蓄血之不同。腹满而小便自利者,为蓄血;腹满而小便不利,且口渴欲饮者,为蓄水。妇人产后腹膨胀如敦状,小便涩,口不渴,此水与血互结于血室(胞宫),当破瘀与逐水并用。因攻伐之剂,药力峻猛,故加阿胶以济养之。
甘遂半夏汤与大*甘遂汤皆逐腹中水饮,甘遂半夏汤重在攻邪逐饮,大*甘遂汤则攻补兼施。
15、牡蛎泽泻散:《伤寒论》条: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组成:泽泻牡蛎海澡蜀漆停苈子商陆根栝蒌根
主治:大病初愈,体虚,下肢浮肿者。
功效:软坚、滋阴、利水。
16、栝蒌瞿麦丸:《金匮要略》: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组成:茯苓、瞿麦、山药、附子、栝蒌根
主治:水停中焦,津不上行则口渴,津不下达则小便不利。
功效:滋阴利水。
方义:茯苓、瞿麦淡渗而利水,山药入脾肺二经,补脾肺且能润燥,栝蒌根生津润燥,此二者合用,能滋阴保津。又:水为阴邪,故佐少许附子以助气化。
此方攻补兼施,在利水的同时,加以滋阴,千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助湿,与猪苓散有类似功效。然猪苓散治在下焦,栝蒌瞿麦丸所治则偏于中焦。
中医临证讨论QQ3群:
方临证苑
中成药便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