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肺癌这类恶性病变。由于病情比较复杂,在进行相关检查时可能会出现无法确诊的情况,需要进行肺穿刺活检。那么肺穿刺活检应该怎么做?有哪些意义?
掌握肺穿刺活检的操作方法,了解其两大意义
1、操作方法
(1)确定穿刺部位
首先要摆好体位,通过CT扫描病变区,确定穿刺部位以及穿刺层面。穿刺层面最好是病变的中心层面,穿刺点应当选择距离最短的部位,还要避开周围的重要神经和血管。
(2)开始穿刺
确定好穿刺部位后,需要进行局部消毒和麻醉,利用穿刺针经皮肤和胸壁进行穿刺,其实患者要屏住呼吸,穿刺针需要在胸壁内调整方向,不能在胸膜腔后调整,否则容易发生气胸。
(3)开始切割
将切割针的针尖置于病灶中央位置,张开切割缘,适当加压之后采集标本,最后将针和标本一起拔出。
(4)CT扫描
做完肺部穿刺活检之后,还需要再次进行CT扫描,主要是观察是否出现气胸以及出血等并发症。
2、意义
(1)确诊病情
部分肺病患者经过影像学多次检查或者试验性治疗,依然不能明确诊断,这种情况下就要进行肺部穿刺活检。在CT引导下取得一部分病理组织进行病理检测,可以确定肺部病变。肺部出现结节或者占位性病变,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比如炎性结节和肺结核属于良性病变,肺癌则属于恶性病变。
(2)指导治疗
如果不能明确肺部病变,在治疗方面通常都比较盲目,可能会出现治疗不对症的情况,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或者病情迁延不愈,甚至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通过肺部穿刺活检明确具体病情,可以指导后续治疗,比如炎症感染可以进行抗炎治疗,结核病则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如果是肺癌,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放疗或者化疗等。
肺穿刺活检对病灶治疗有决定性意义,应引起重视
肺穿刺活检虽然属于有创检查,不过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而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这对于病灶治疗有着决定性意义,所以要重视肺穿刺活检。在进行肺穿刺活检时,可能需要用到活检针,活检针的针头较细,经皮肤穿刺进入肺部,可快速切割标本,对局部造成的损伤不大。不过仍然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所以在穿刺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