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翔介绍,医院在重症狼疮、狼疮肾炎的治疗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为重症狼疮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
近日,医院风湿免疫科首次采用血浆免疫吸附新技术,成功使一名病情复杂凶险的39岁红斑狼疮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红斑狼疮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导致很多患者谈“狼疮”色变。传统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可控制病情,但副作用较大,导致部分患者难以接受,且仍有部分危重症狼疮起病急、病情重,传统治疗效果差。可喜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药、新技术层出不穷,绝大部分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预后良好。
此次免疫吸附治疗开展在清远地区尚属首例,填补了该项技术空白,为重症狼疮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
3次免疫吸附有效纠正病情
患者周女士约8年前开始出现全身多关节疼痛、口干、脱发;4年前发现自己双手遇冷变白、变紫、皮温降低;1周前,没有明显诱因,她出现胸闷、气促、发热,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为此,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然而,治疗几天后,其气促的情况并没有好转,且有加重的趋势,为进一步治疗,她转诊至医院风湿免疫科。
“入院后发现患者呼吸急促、不能平卧,完善相关检查发现患者红斑狼疮相关多种抗体高滴度阳性、炎症指标明显升高。”该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彭翔解释,抗体的检测是风湿免疫科常见的检查手段,通过相关的特异性抗体可以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当结果提示高滴度阳性时,说明对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仅如此,医生还发现周女士有大量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心脏衰竭、呼吸衰竭、严重贫血等危重症症状,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多系统损害,病情危重、生命垂危,属于传统治疗效果差,不能痊愈,很可能出现后遗症的狼疮类型。
风湿科医护人员立即组织ICU、呼吸科、感染科等进行多学科会诊。为提高患者预后,经过讨论后,专家团队结合患者高滴度抗体的特点,快速改善病情,决定进行免疫吸附治疗,同时进行心包穿刺引流、胸腔穿刺引流、大剂量激素冲击、输血、输血浆等治疗。
经3次免疫吸附及药物等综合治疗后,患者复查风湿抗体滴度下降一半,心衰、呼吸衰竭得到有效纠正,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康复出院。
新技术对医务人员来说意味着挑战与风险并存。此次医院积极开展多学科MDT,开展省内领先的新技术“免疫吸附术”,成功救治红斑狼疮危重症患者,确保了诊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免疫吸附后仍需规范治疗
彭翔介绍,免疫吸附法是应用免疫吸附柱通过吸附原理清除体内特异性自身抗体或者自身抗原的一种技术,能有效地快速清除红斑狼疮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中的多种有害物质,达到为危重患者争取宝贵时间、缓解疾病的目的。
对于一些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血液中有高滴度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尤其是危重、疑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红斑狼疮、重症多发性肌炎等,只要把握时机合理、操作得当、配合合理的药物治疗,绝大多数病人可以转危为安。
免疫吸附疗法是在血浆置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血浆置换比较优势明显,免疫吸附的优点是可以有选择性地清除血浆中的致病因子,减少血浆中有用成分的丢失。同时,免疫吸附疗法是自体血液回输,不必额外输注外源性血浆,也避免了血浆输入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免疫吸附是危重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一种抢救治疗手段,后续仍然需要进行规范的‘治本’治疗。”彭翔说,免疫吸附治疗类似于血浆置换,都是利用人工的方法强行清除血液中大量的致病物质,达到快速缓解病情的作用。但致病物质被清除后,机体还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因而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都只是一个“治标”的措施,一定要同时配合药物治疗,从源头上抑制体内异常致病物质的产生,才能巩固疗效,治标又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