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我国33亿人患心血管病,西安交大连出重
TUhjnbcbe - 2023/8/28 20:11:00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www.xxzywj.com/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众所周知,心脏疾病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显示,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到3.3亿,患病率依然处于上升趋势。作为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安交通大学一直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心脏疾病防治方面产出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年上半年,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唐敬达副教授与美国哈佛大学锁志刚院士合作,模拟生物心脏瓣膜的软硬相异质结构,使用数字光固化打印技术制备了两相复合水凝胶,同步实现了水凝胶材料的复杂形状和高疲劳门槛值。该研究解决了水凝胶材料长期存在的难题,为其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研究人员期望未来能研究出同时满足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要求的水凝胶心脏瓣膜。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Cell姊妹刊Matter上。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硕士毕业生杨航(现为哈佛大学在读博士),共同第一作者为硕士生姬梦柯,通讯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唐敬达副教授和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齐航教授为论文共同作者。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该论文第一署名及第一通讯单位。

移植器官保护一直是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之前由于技术限制,离体器官通常采用器官保存液灌注加低温保存的方式。但随着器官移植病例的扩大,传统的器官保护和保存方式显露出一定的弊端,尤其是心脏离体保存时间最多不能超过6小时,极大制约了心脏移植事业的发展。年下半年,西安医院ECMO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以及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成功研发西北首例离体心脏灌注系统,为我国心脏移植领域创新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常温机械灌注(与ECMO技术原理相同)就是在离体环境中给移植器官常温灌注血液,维持器官的正常生理状态,让供体心脏在离体之后保持冠脉循环不中断,并处于一个温暖、跳动和接近人体生理状态的环境中;在移植前最大限度缩短心脏缺血时间,从而使远距离运输供体心脏成为可能,打破因转运过程中器官缺血而导致供体心脏受损或衰竭的技术壁垒。目前的研究证实,利用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可有效修复离体器官,并延长器官离体保存时间。大量动物实验及少量临床研究均已验证该设备的可靠性。国外商品化的心脏常温机械灌注设备只有美国的OrganCareSystem,国内也只有北京、武汉的团队进行相关设备的研发。

西安医院ECMO团队、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在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基于磷酸胆碱涂层技术的器官常温氧合灌注设备的研制”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已初步完成了心脏常温机械灌注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制,在动物实验上验证了犬的心脏在离体环境下的正常搏动,灌注设备正在外形设计定型中。该系统的成功研发将扩大心脏供体的使用效率,增加心脏体外存活时间,降低心脏移植风险,提高心脏移植的长期存活率。

缩窄性心包炎是指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心包所包围,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产生一系列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症。该病病因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多样,自然预后差,部分患者因严重心脏并发症、衰竭、多浆膜腔积液而致残或死亡。年,西安医院心外科闫炀教授团队对一例被反复误诊的缩窄性心包炎临床病例进行分析。

该患者是1位58岁男性,以双下肢乏力、水肿伴轻微胸闷起病,起病2月后考虑神经系统病变就诊于神经内科行头颅磁共振未见异常,心动超声提示中量心包积液,给与口服利尿剂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4月后症状加重考虑缺血性心脏病就诊于心血管内科,给与胸腔穿刺引流和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是拔除引流管后积液又快速出现。为进一步治疗转入呼吸内科后,在回顾病人心脏超声和胸部CT时发现增厚的心包膜,结合病史、症状和体征考虑缩窄性心包炎,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转入心脏外科闫炀教授团队行心包剥脱术,术中可见大量血性心包积液、“绒毛心”和增厚的心包膜,组织病理活检提示大量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样坏死。术后患者症状逐消失,术后1年随访患者未诉不适,已回归日常生活。上述研究内容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心血管领域知名期刊《欧洲心脏杂志》子刊《欧洲心脏杂志——病例报道》,论文不仅详述了该病例反复误诊、最终有效诊疗的过程,并对误诊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审稿人对论文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病例报道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展心脏外科手术的科室之一。于年建院之初建立,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主要开展各种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多瓣膜病、冠心病以及各种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工作。心血管外科近年来与华盛顿医院、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心脏和血管研究所合作,在临床和科研两个方面逐渐向国际先进心血管中心靠近。该临床病例的发表,象征着一附院心血管外科的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提高了一附院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科研意义。

年7月16日,“全国第三批心脏康复中心评审认证”结果公布,西安医院正式获批全国认证的心脏康复中心,跻身“国家队”。

西安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成立于年12月,年9月由心血管外科牵头,联合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科、康复医学科、老年病科、精神科和营养科成功申报全国第三批心脏康复中心,同年11月23日以92.55的高分通过评审初答辩,年6月22日接受国家心脏康复中心复核专家组网上复核认证,并于7月获批国家级心脏康复中心。

西安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委员会由院长施秉银担任主任委员,副院长袁祖贻、刘青光担任副主任委员。

近年来,该中心不断制定、完善、优化心脏康复诊疗流程,建立起一支较完善的学科梯队,目前已初步形成集“预防—诊疗—康复”为一体,具有专业学科特色的综合性心脏康复模式,依托专业的队伍和精湛的技术,积极开展心脏康复治疗和服务活动,为患者提供全面、整体、个体化的心脏康复治疗。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33亿人患心血管病,西安交大连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