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1年如一日接养残障工友一家 [复制链接]

1#

□本报记者万珂铭

邓小应,年12月生,年至今,在家务农同时兼着由双牌县铁路派出所临聘的铁路护路员,是孝老爱亲好人。在自家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勤劳努力,11年如一日接养残障工友一家,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

邓小应从小家境清苦,妻子刚生下女儿3个月就弃家而去。女儿3岁时,父亲离世。为了把家里光景过好,邓小应每天早出晚归,不停劳作,不幸患上胸膜炎,严重时只能依靠低保度日。得知小应的情况后,当时县环保局的张金鸾对他伸出了援助之手,直到邓小应病愈。张金鸾的帮助让邓小应很感动,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多帮助别人。

11年前,邓小应和单由德同在双牌县开发区一家竹木加工厂工作。邓小应是双牌县五里牌镇全家洲人,负责烧锅炉;单由德是双牌县五里牌镇大叶江村人,负责破篾子。虽然两人同在一个厂工作,但邓小应并不知道单由德家的艰难处境。年冬天,邓小应偶遇单由德的姐夫奉得青,听奉得青说起单由德的家况后,决定抽空去单由德家看看。单由德家所在的大叶江村是五里牌镇最为偏远贫穷的一个村,距离邓小应家30多里,加之又住在山顶,两个人骑摩托车加步行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入家门。邓小应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用木头支撑起来的破旧房屋摇摇欲坠,年近五十的单由德饱受旧疾支气管炎困扰正喘不上气,妻子和十几岁的女儿都是脑瘫,女儿还双腿残疾无法行走,母女俩生活均不能自理。看到还不到90斤的瘦弱带病的单由德一个人苦撑着整个家,邓小应当时就萌生了帮助这一家人的念头。

奉得青以为邓小应是被现场触动太深,赶紧安慰“有这份心就好”,谁知邓小应斩钉截铁地答复:“两家离得太远了,平日里照顾不过来,我想把他们都接到我那里去住!”回到自己家,邓小应就收拾房子,腾出了空房。年12月12日,邓小应就把单由德接到自己家了。

家境本不好的邓小应认养两个老人还带着残障女儿,这件事像一阵风一样迅速在两个村传开了。“只有接养小孩的,从没看到接养老人的,这人是不是有点蠢?”风言风语传开了,周边邻里有不少人难以理解,也有极少数人觉得邓小应会不会另有所图。邓小应的堂哥邓成新说,他听到些风言风语,都为小应感到难过,也怕他伤心,所以一直没告诉邓小应。好在女儿邓振华理解并支持父亲,总是管单由德夫妇“爷爷”“奶奶”叫个不停。

两家变一家,邓小应的负担更重了。因单由德支气管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五口人的生计都压在了邓小应一个人身上。他另谋了份铁路护路员的工作,还想办法租地种植了三亩葡萄,利用早晚和休息时间进行管理。

年,单由德的女儿病逝了。为了安抚两位老人,邓小应经常抽时间陪伴开导他们,告诉他们以后他就是他们的儿子,还给两位老人买了医疗保险。邓振华为了减轻父亲负担,年满18岁后就外出打工了。每个月都把剩下的工资寄回来给父亲,每次回来都给单由德夫妇买衣服和鞋子。单由德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他也想着多出点力,做饭时会帮忙,狭窄的厨房里经常看到两个男人忙碌的身影。

邓小应的身体并不强壮,早些年还得过胸膜炎,他担心若是自己比单由德夫妇先一步去世,他们会没地方住。单由德的老房子在大叶江村的山顶上,出行极为不便,邓小应就想把二老的新房子建在山脚——挨着单由德的远房表亲陈建忠的家附近,将来也好有个照应。山下没有宅基地,邓小应四处奔波,签字批地;危房改造*策补贴的一万多块远不够建房,邓小应东凑西借,筹齐了七万块钱,终于建好了两室一厅一厨。“花了那么多钱和精力帮我们建的新房,比他自己家的还要宽敞大气。”单由德拿着写有自己名字的房产证,感动不已。

单由德家的新房建好了,但平时主要还是住在邓小应家里,方便上班和管理葡萄基地。这样一来,每逢邓小应女儿回来时,房间就不够用了,要是回去住,邓小应又得两边跑。随着这两年种植葡萄、女儿外出打工,日子越来越好,去年已摆脱低保,邓小应就琢磨着想再建座大房子,这样一家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住在一起。

邓小应始终坚信,家和才能万事兴,他把写着“家和万事兴”这五个字的牌匾挂在新房墙上。每当夜幕降临,厨房里灶火燃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吃晚饭时,就是邓小应最安心最幸福的时刻。

本文来源:永州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