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觉得胸口发闷,喘气困难,以为是天气原因导致的,但真没想到居然会这么严重。”近日,38岁的市民王女士因“突发憋喘”持续一天的原因,来医院医院进行诊治。经专家判断,其被确诊为主动脉窦瘤破裂。最终,通过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完成治疗,该手术为德州首例。
医院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建新介绍,患者王女士在入院时病情已十分严重,不仅无法平卧,而且呼吸异常急促。床旁彩超显示,患者右侧胸腔大量胸腔积液。心脏彩超显示,患者主动脉窦无冠窦向右房膨出,顶端存在宽11毫米的破口,而且三尖瓣上方可见花斑样血流信号进入右房,流速达到了6.9m/s,提示主动脉窦瘤破裂(无冠窦破入右房)。
通过临床诊断,该患者存在主动脉窦瘤破裂、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心功能IV级、大量胸腔积液问题,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面对这一情况,李建新决定给予床旁行右侧胸腔积液穿刺引流术,同时给予强心、利尿等改善心功能治疗,待病情稍稳定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并给予亚急症手术治疗。术中,打开心包后心外探查见全心增大,右心为著,心包内可见中量心包积液,因存在主动脉窦向右心房分流,右心房张力较高,快速建体外循环打开右心房时血液几乎是喷出,压力很大。
在建好体外循环后心内探查与心脏彩超相符,随即按方案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但患者主动脉窦瘤破口基底较深,且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有主动脉瓣、传导束及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主干,缝合极度困难。
虽然手术难度较大,但李建新凭借着自身专业能力,一针一针地仔细缝合,10分钟的时间便成功将外科生物补片缝合于无冠窦破口处。缝合右心房囊袋破口后,患者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完成,撤体外循环后心脏成功复跳。术后的王女士恢复十分顺利,康复出院。
“主动脉窦瘤破裂,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主动脉窦基底环上的主动脉壁局部发育不良,缺乏中层弹性组织,致局部管壁薄弱,在高压血流冲击下逐渐膨出。瘤体顶端最薄弱,最终被冲破。多破入右心室,少数破入右心房。”李建新表示,该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血液由压力较高的主动脉窦部流入压力较低的右心房,右心房压力升高后全身血液回流心房受阻,导致全身淤血水肿、右心功能不全,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急性心衰,病情凶险,这时就需要尽快改善心功能,尽可能早地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但因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手术较困难。
此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的开展在德州尚属首例,同时也标医院医院心脏外科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主动脉窦瘤形成病因
先天性因素。在胚胎发育时期,主动脉窦部组织发育不全,有薄弱部分,合并室缺时,右冠窦邻近的右室漏斗部失去支持,在受到高压血流的冲击即可发生瘤体破裂。室缺可能是窦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后天性因素。目前普遍认为后天性因素还有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梅*等引起的窦瘤破裂。
2、临床表现
主动脉窦瘤一般无症状。多在10—50岁破裂。男性多见。约40%有突发心前区疼痛史,常于剧烈活动时发生,随即出现心悸、气急,可迅速恶化至心力衰竭。较多的病人发病缓慢,劳累后气急、心悸、乏力等逐渐加重,以致丧失活动能力。未破裂的主动脉瓣窦动脉瘤不呈现临床症状,破裂后才呈现症状。少数病人由于破口甚少,仅有小量左向右分流,很长时间内病人可无自觉症状,这些病人常因心脏杂音而偶然发现,通过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检查及主动脉造影而诊断。
发病年龄多数在20~40岁之间,约有1/3的病人起病急骤,在剧烈劳动时突然感觉心前区或上腹部剧烈疼痛、胸闷和呼吸困难,病情类似心绞痛。病情迅速恶化者,发病后数日即可死于右心衰竭。
多数病例破口较小,起病后可有数周、数月或数年的缓解期,然后呈现右心衰竭症状。
3、治疗
主动脉瓣窦瘤形成后逐渐发展扩大最终必然导致动脉瘤破裂,因此凡确诊为主动脉瓣窦瘤者无论破裂与否都应施行主动脉瓣窦瘤切除术,对急性破裂者经内科治疗心力衰竭改善后即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据德州晚报
作者:赵祜昊
编辑:骏仰
审核:王晓亮高洁李梦娇
往期回顾
抓机遇迎挑战惟精惟诚谱新篇——医院医院召开谈心谈话会暨年度重点工作部署会议
转作风提效能谋进取展新貌丨医院医院召开作风效能建设动员会
医院胸外科专家田辉教授带领医疗团队入驻德州丨国内顶级专家来到患者“家门口”
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丨多措并举筑巢引凤医学人才汇聚德州
从新春走基层丨神经肿瘤外科:争分夺秒直达脑部“雷区”排除险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