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m.39.net/pf/a_5127626.html陷谷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有缓解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痢、面目浮肿、目赤痛、疝气、足背肿痛等,陷谷穴的位置: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位于人体的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二、三跖趾关节后方,二、三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取穴。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天部风气。
经水循胃经下行内庭穴,风气循胃经上行。
输送胃经气血。
腹痛胀满、肠鸣泄痢、面目浮肿、目赤痛、疝气、热病、足背肿痛等。
颜面浮肿,目赤痛,肠鸣腹痛,腹水,盗汗,足背肿痛,发热,热病汗不出,腹大满,喜噫,咳逆不止,逆不止,疟少气,季肋支满痛。
癔病。
临床用于感冒,胸膜炎,胃炎,肠炎,肾炎。下肢瘫痪,足扭伤的治疗。有报道取双侧陷谷透涌泉,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好。
陷谷穴配陷上星穴、囟会穴、前顶穴、公孙穴治卒面肿。配列缺,主治面目肿;配内庭、太冲,主治足跗肿。配列缺,有清热解*的作用,主治面目痈肿。配内庭、太冲,有清热消肿,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足跗肿。
(1)《千金方》:热病,肠鸣而痛,腹大满,喜噫。
(2)《资生》:主腹大满,善噫。
(3)《灵枢·本输》:“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
(4)《针灸甲乙经》:“足大指次指间本节后陷者中,去内庭二寸。”
陷谷穴,直刺0.3~0.5寸;或向上斜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到足背。
陷谷穴,艾条灸5-10分钟,陷谷穴,艾炷灸3-5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