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方真传一百则之小青龙汤 [复制链接]

1#

[构成用法]

麻*5~15g、桂枝5~15g、细辛5~15g、干姜10~25g、甘草5~15g、白芍10~20g、五味子5~15g、半夏10~15g。

水煎温服,分三次。服后以口中微干为度。

[方证]

咳喘、鼻鸣伴呼吸道排泄物(痰液、涕)多而清稀如水,苔白水滑浮腻者。

[当代使用]

1.以咳喘、痰液清稀为主证的疾病。如上呼吸道沾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芥蒂。

2.恶寒、鼻塞流涕或饮泣为主证的疾病。如花粉证、过敏性鼻炎、病*性结膜炎、泪遭炎等五官科疾病。

3.以呃逆、干哕、唾液较多,遇冰冷而加剧为特性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发酵性消化不良、减弱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肝强硬腹水、慢性细菌性痢疾、结核性腹膜炎。

4.其余疾病如神经官能证、肾炎、风湿性心脏病、肋膜炎、癫痫、遗尿、肩关节范畴炎等也常使用本方。

小青龙汤是慢性咳喘病的罕用效方。《一得集》载治郭姓病人,素有痰饮,每值冰冷,病必举发,喘咳不卧。十余年来,大为所苦。甲申冬,因感寒而病复做。背上觉冷者如掌大,喉间做水鸡声,寸口脉浮而紧。与小青龙汤,两剂即安。《汉方临床治验精粹》载矢数道明老师用本方讨取物调节赤子哮喘的病例。该患者时常伤风,伤风时,咽部发红、扁桃体肿大,咳嗽、咯大批湿性稀疏痰,食欲等无反常。但喷嚏、鼻涕不少。服用小青龙汤3个月后已见显然成效,精力变得特别活跃,不再常患伤风,哮喘爆发更像早已忘记那样,不再浮现。

编者曾经以本方调节一慢支,暮年女性,冬日病发,咳喘昼轻夜甚,炔多而稀,破晓查房发掘病人床前积了—堆卫生纸,咳痰之多,町见-斑。经吸氧、静脉点滴“菌必治”等收效甚微。观其形寒畏冷,思所挂之水,亦冷饮也。遂处以小青龙汤,当夜病人即能平卧而眠,次晨查房,喜告之:夜晚仅咳两三次,险些无痰。其效措手不及。此方所主,内有痰饮,外有风寒。除了表证外,痰饮的“水证”也是辨证关键。呼吸道排泄物的特性、舌象这些自不用多说。就脸部而论,刘渡舟老师的阅历是窥察“水色”,即面色黝黑;“水环”,即两目范畴有黑圈萦绕;“水斑”,即头额、鼻柱、两颊、下巴的皮里肉外之处浮现黑斑(《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学苑出书社,”98,68)。由于本方散寒除饮,功用峻烈。于是关于外寒内饮性疾病,收效颇捷。但弗成久服。如表象不太显然、口干渴或病征减弱后,可用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半夏汤加减,温肺蠲饮、下气和中徐徐收功。编者常适用《外台机密》茯苓饮调节这类寒饮内盛、浩气虚乏型慢性咳喘病人。使邪去不伤正。仲圣“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便是此义。

“咳而遗尿”中医称为“膀胱咳”,在慢性咳喘病人中也很常见,或者与咳嗽时腹压增多打击膀胱相关。对此,小青龙汤使用恰当,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如《经方研讨》载张恩勤治一人,素有慢性支气管炎及便秘,两月前因服生桃仁而门鼻气臭,主脑昏眩,咳唾涎沫不只,2往后小便次数加多,夜晚遗尿。

10往后遗尿达3~4次。经多处调节不效。昨_因伤风,咳嗽加剧,不能平卧,小便一夜八次。形骸羸弱,面色胱白,喘气气急,唇口发绀,咳吐泡沫痰涎,舌质淡,苔白厚滑,脉浮弦而滑。宜宣肺散寒。处方:麻*、桂枝、甘草各6g,清半夏、白芍各9g,细辛、五味子各3g,于姜5g,水煎分三次热服,两剂后,咳喘大减,夜尿减至两次。原方加吴茱萸6g,麻*、甘草减为3g。连进3剂,诸证皆消。继服健脾温肾药月余,随访2年未再复发。

本方与麻*汤即使均也许调节咳喘,但小青龙汤证的患者.痰涎较清稀况且量不少,形如泡沫或蛋清,黏稠度低,色较晶莹,落地如水;发烧较罕有。

表证不甚显著;属表寒里饮为患,脉多沉弦。适当本方的患者,—般病程多较长,阻挡易出汗,胃部常有不适感,面色黝黑,眼睑及腮边等皮肤松散薄嫩,处于当然光线下呈青灰色,暗淡无华。由于本方主治寒饮内伏,于是运历时,舌象很急迫。津液不化则舌苔水滑,寒饮上犯则白稀平滑。舌质多淡嫩而胙.边有齿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