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一穴腕骨穴舒筋活络祛湿退黄 [复制链接]

1#
学习中医偏方

腕骨为经穴名。出《*帝内经灵枢·本输》。《*帝内经太素》作完骨。属手太阳小肠经。腕骨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原穴。腕即腕部,骨即骨头,此穴在腕部骨间,故名腕骨。

腕骨。腕,穴所在部位为手腕部也。骨,水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经气行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后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的水液,故名。

手太阳经原穴。因本穴位处南方炎热之地,小肠经冷降地部之水因受外部所传之热复又气化,气化之气性湿热,同合于小肠经气血特性,为小肠经气血的重要来源,故本穴为小肠经原穴。

附注:手太阳经所过为“原”。

腕骨穴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在手背尺侧,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腕背侧动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头痛、项强、目翳、耳鸣耳聋、口腔炎、消渴、*疸、肩臂疼痛麻木、腕痛、指挛、胁痛、热病汗不出、糖尿病、瘛疭,惊风,疟疾等。

腕骨穴,舒筋活络、泌别清浊。

腕骨穴配肝俞穴、阳陵泉穴、胆俞穴治*疸。

(1)腕骨穴配涌泉治伤寒发*;配大陵、间使、三间治腕关节炎;配足三里、脾俞、胰俞治糖尿病。(2)腕骨配通里,为原络配穴法,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腕骨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疸,胁痛,胆囊炎。(4)腕骨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功能:舒筋活络、祛湿退*。

主治:

1.指挛腕痛、头项强痛;

2.目翳;

.*疸;

4.热病、疟疾。

配足三里、三阴交主治消渴;

配太冲、阳陵泉主治*疸、胁痛、胆囊炎。

直刺0.~0.5寸。

现代常用于治疗肌肉疲劳、肝炎、胆囊炎、糖尿病、高热等。

腕骨穴主治头痛,项强,耳鸣耳聋,目翳,角膜白斑,目流冷泪,指挛臂痛,热病汗不出,疟疾,胁痛,寒热,*疸,感冒,耳鸣,指、腕、肘、臂、肩挛痛,糖尿病,胃炎,胆囊炎,精神分裂症,坐骨神经痛,腕关节挛痛,惊风瘛疭,五痫,狂惕,口噤,鼻塞,鼻衄,喉痹,颊肿引耳,半身不遂,颈项颔肿,肘臂不能屈伸,手腕痛,口腔炎,呕吐,胸膜炎,肘及指关节炎等。

腕骨穴主治头痛、项强、耳鸣耳聋、目翳、指挛臂痛、热病汗不出、疟疾、胁痛。

腕骨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耳目疾患等:如寒热、*疸、热病汗不出、疟疾、感冒、头痛、项强、耳鸣、目翳、目流冷泪、指、腕、肘、臂、肩挛痛及糖尿病、胃炎、胆囊炎、精神分裂症、坐骨神经痛等。

腕骨穴主治头痛,项强,目翳,耳鸣,疟疾,*疸,消渴,胁痛,指、腕关节挛痛等。

腕骨穴主治惊风瘛疭,五痫,狂惕;口噤,目流冷泪,目翳,耳鸣,鼻塞,鼻衄,喉痹,颊肿引耳;头痛,半身不遂,颈项颔肿,项强,肘臂不能屈伸,指挛臂痛,手腕痛;消渴,疟疾,*疸,胁痛,热病汗不出。

五官科系统疾病:口腔炎,角膜白斑,耳鸣;

消化系统疾病:呕吐,胆囊炎;

其它:胸膜炎,头痛,糖尿病,腕、肘及指关节炎等。

学习男科偏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