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科学治疗 http://pf.39.net/bdfyy/jdsb/190423/7082970.html棉尘病(byssinosis)是由于长期吸入棉、麻等植物性粉尘所引起的,具有特征性的胸部紧束感和/或胸闷、气短等症状,并有急性通气功能下降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棉尘病(byssinosis)是由于长期吸入棉、麻等植物性粉尘所引起的,具有特征性的胸部紧束感和/或胸闷、气短等症状,并有急性通气功能下降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在休息24h或48h后,第一天上班接触棉麻粉尘数小时后,出现胸部紧束感、气急、咳嗽、畏寒、发热等症状,又称“星期一症状”。
属于我国年公布实施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的其他职业病之一,长期反复发作可致慢性通气功能损害。
棉尘病
棉尘病
2发病机制编辑
组织胺释放学说
内毒素学说
细胞免疫反应假说
棉尘病
棉尘病
3分级编辑
棉尘病I级
经常出现工作后工作第一天或工作周内几天均发生胸部紧束感和胸闷、气短等特征性的呼吸系统症状。FEV1.0班后与班前比较下降10%以上。
棉尘病Ⅱ级
呼吸系统症状持续加重,并伴有慢性通气功能损害,FEV1.0或用力肺活量FVC小于预计值的80%。
棉尘病
棉尘病
4临床表现编辑
1.症状:(1)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2)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4)喘息和胸闷:不是COPD的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5)全身性症状: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特别在较重患者,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
2.病史特征:COPD患病过程应有以下特征:(1)吸烟史:多有长期较大量吸烟史。(2)职业性或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如较长时间粉尘、烟雾、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接触史。(3)家族史:COPD有家族聚集倾向。(4)发病年龄及好发季节:多于中年以后发病,症状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常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加重史。随着病情进展,急性加重愈渐频繁。(5)慢性肺原肺原性脏病史:COPD后期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可并发慢性病肺原肺源性病和右心衰竭
接触棉尘作业工人,长时间接触脱离后在第一个工作日或车间生产几小时以后,出现胸部紧束感、胸闷、气急或咳嗽。连续接触棉尘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发展为慢性呼吸疾病,导致通气功能损害,脱离接触后症状有明显改善。棉尘病的特征性表现,首发症状是胸部紧束感或气短,进而发展为干咳、持续咳痰等呼吸道刺激症状。
临床分级:①观察对象,偶尔有胸部紧束感和(或)胸闷、气短等特征性呼吸系统症状,出现第一秒最大呼气量下降。②棉尘病I级,在每个工作周第1天均出现胸部紧束感和(或)胸闷、气短。③棉尘病Ⅱ级,在反复发作棉尘病I级基础上,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持续加重并伴有慢性通气功能损害。肺功检功能,第一秒最大呼气量、肺活量、用力肺活量上班后与班前比较减少。
棉尘病
棉尘病
5诊断标准编辑
棉尘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棉、麻等植物性粉尘引起的、具有特征性的胸部紧束感和胸闷、气短等症状,并有急性通气功能下降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通气功能损害。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尘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棉尘病的诊断及处理。
诊断原则
根据长期接触棉、麻等植物性粉尘的职业史,具有特征性呼吸系统症状和急性或慢性肺通气功能损害,结合现场劳动卫生情况调查,排除吸烟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方可诊断。
观察对象
偶尔有胸部紧束感和与胸闷、气短等特征性呼吸系统症状,出现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0下降,但工作班后与班前比较下降幅度不超过10%。
诊断及分级标准
棉尘病I级
经常出现工作后工作第一天或工作周内几天均发生胸部紧束感和胸闷、气短等特征性的呼吸系统症状。FEV1.0班后与班前比较下降10%以上。
棉尘病Ⅱ级
呼吸系统症状持续加重,并伴有慢性通气功能损害,FEV1.0或用力肺活量FVC小于预计值的80%。
处理原则
治疗原则
按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
其他处理
观察对象应定期做健康检查,以观察病情变化。
棉尘病I级患者应进行对症治疗,必要时调离粉尘作业。棉尘病Ⅱ级患者应调离接触棉、麻等植物性粉尘的工作,并进行对症治疗。
6使用标准编辑
适用于长期接触棉花、亚麻、棉花大麻等植物性粉尘作业引起的棉尘病,如纺织、弹棉、制毡、制绒等。不包括初次接触棉麻等植物性粉尘引起的“棉纺热(millfever)”及“织布工咳(weaverscough)”。
根据国内外资料,棉尘病发病工龄一般在10年以上。某些弹棉、制毡厂由于棉质差,粉尘浓度大,发病工龄也可以在4年左右。曾发生过“棉纺热”的工人易发生棉尘病,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症状询问应使用附录B的标准化询问表,由有经验的医生逐条询问。病史阳性者应在间隔一段时间后重复询问,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特征性呼吸系统症状是指特定时间起病的、由呼吸道阻塞而致的胸部紧束感和/或胸闷、气短,可伴有咳嗽和少量咯痰。症状开始多发生于工休后第一个工作日工作数小时之后。但随着病情发展,除第一个工作日外其他工作日也可出现。
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是胸部紧束感,但工人的主诉表达方式可能不一,如可诉为胸闷、胸部压迫感、气短、胸部不适、气憋等。
肺功能减退者应随访,重复测定,综合评定。
通气功能预计值来用本实验室当地人群的预计值计算公式计算。
7预防保健编辑
呼吸系统一般护理
1.恢复期可下床适当活动,危重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给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高热量和危重患者,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严密观察病情。随时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有否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毒性反应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衰竭等;以及本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哮喘、胸痛等。
4,若系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性疾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有条件时将同一种致病菌感染的患者集中一室,或住单房间。
5.当患者需进行支气管造影、纤维支气管镜窥视、胸腔穿刺、胸腔测压抽气、胸膜活检等检查时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
6.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氧吸入。护士必须掌握给氧的方法(如持续或间歇给氧和给氧的流量)。
7.结合临床,了解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8.呼吸衰竭患者如出现兴奋、烦躁、谵妄时应慎用镇静药,禁用吗啡和地西伴等巴比妥类药,以防抑制呼吸中枢。
9.留取痰液、脓液、血液标本时按常规操作。取样要新鲜,送验要及时,标本容器要清洁干燥。
10.病室空气要流通,每日定时通风,但避免对流。空气消毒每日1次,定期监测空气污染情况和消毒效果。
11.高热、咯血患者护理参考有关章节。
12.做好卫生宣教工作,积极宣传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指导患者进行体育锻炼,阐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劝告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13.备好一切抢救物品和药物。
体育锻炼对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哮喘病人,可以做放松练习,即腹式呼吸,并发出“呜”、“啊”音的呼吸练习。做腹式呼吸时,口唇稍稍缩小,让气体经过口腔慢慢吹出,同时上腹部慢慢下陷;吸气时则闭上嘴,经鼻腔缓缓地深吸气,腹部也随之隆起。吸过一口气之后,可稍停片刻再呼出气。有肺气肿的患者,可做吸气挺胸、转体、屈休等练习。呼气时可配合压腹、缩胸、收腹、吹气。吸气要自然,呼气要慢而长。锻炼的时候,要习惯于用鼻腔来吸气,吸过之后再改用口腔呼出气的方式。
8防御机制编辑
吸入空气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和有害气体,一部分随呼气运动呼出,一部分沉积于呼吸道或肺泡上皮表面,由防御机制将其清除。
固体悬浮物的清除:粗大颗粒被鼻毛阻拦在鼻前庭,颗粒沉积的部位与颗粒的大小、形状和重量等有关。以球形颗粒为例,直径大于5μm的颗粒多沉积在上呼吸道,尤其是鼻咽部。因为吸气时上呼吸道流速大,颗粒向前运动的惯性也大,鼻咽部气道做急转弯,颗粒就碰撞和粘着于咽后壁,以后被吞咽或咳出。更小的颗粒,尤以直径为1~5μm者,多沉在5级分支以下的支气管。因在小支气管中气体流速较慢,颗粒可因重力作用而沉积并粘着于管壁。极细小颗粒,主要是小于1μm者,可进入终末呼吸单位,由于布氏运动碰撞并粘着于肺泡壁。
气管、支气管上皮具有粘液纤毛。人类气道每个纤毛细胞约有支纤毛。纤毛向喉部方向快速摆动,回摆为慢速,如此将粘液向咽部运送。纤毛上面的粘液分两层,内层为溶胶,随纤毛摆动而运动,外层为不吸水的凝胶,具有防止内层液体蒸发的作用。粘着在气道粘膜上的颗粒由粘液纤毛装置运送至咽部后被吞咽或咳出。运送的速度,在气管内为5~20mm/min,在小气管为0.5~1mm/min。
职业病网